文章重點:
- 用講的,效果很有限
- 解決認知落差,寫下來就對了
- 寫清楚,是第一步
- 寫下來,還是不 follow 怎麼辦?
- 推動很困難嗎?
- 要寫成文件 or 問題處理的形式?
- Output,可以讓每個人突飛猛進、爆發性成長
根據美國學者埃德加.戴爾 (Edgar Dale) 1946 年做的實驗,
如果只是用聽的,能夠記住的內容少的可憐,兩週後只剩下 5%,
另一項調查則顯示 90% 的人認為工作溝通存在嚴重的認知落差 ...
如果這也是您的困擾,那就「寫下來」吧!
- 容易忘記
這就是為什麼知識管理這麼重要的原因,只是不容易推動,通常第一關「紀錄經驗」就卡住,解法當然也是「寫下來」囉。
- 溝通認知落差
90% 的人都有同樣的困擾,花點時間寫下來,清清楚楚的,總比弄錯方向很努力做白工,事情來來回回,大家都辛苦又挫折來得好,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很重視五遍信息溝通的原則。
口說無憑、也會忘記。
如果可以寫下來,因為可以共同參考,問題鐵定可以大幅改善。
當然,寫下來的東西要夠清楚,不然問題還是一樣,
要怎麼寫呢? 以下是參考原則:
- 標題
就是濃縮內容背後複雜的資訊,具體、具體、具體就對了,讓別人 or 一年後的自己可以快速掌握重點。
- 內容
掌握「分項列點 + 關鍵詞」兩個原則就對了。
「分項列點」的好處是重點清楚、方便執行,可以避開「敘事文」還要自己從一段內容中解析重點。
「關鍵詞」則有助於溝通、呈現結構和幫助記憶。
更詳細的說明,可以參考:
寫下來,還是不 follow?
這現象在現今世代蠻普遍的,因為資訊爆炸、短訊息當道,大家都養成 5 秒鐘滑過資訊的習慣,就越來越不會仔細確認「資訊」了,很容易「先入為主」用自己認為 or 熟悉的方式處理。
克服的方法,就是確實做到以下 5 個原則:
逐字、逐項仔細確認
因為資訊爆炸,現在大家看東西都不太仔細 ... 善用排版寫清楚之外,最重要的還是要仔細確認。
思考合理嗎?
仔細看之外,還要思考合理嗎?
有問題要提出
看不懂 or 不合理,就提出來討論
一切以紀錄為主
因為「印象」不可靠,容易落入「口說無憑」的情況
要很在乎
如果不在意,再好的方法都沒用 ...
這些看似天經地義、本來就該做的事情,為什麼這麼不斷發生呢?
關鍵原因就只是「不在乎」而已。
為什麼麼肯定呢?
有時候只要冷靜下來,捫心問自己 ~
如果真的很在乎,問題還會發生嗎?
答案通常就很明顯了。
根據心裡學的研究,沒有處罰付代價,真的很難改變 ... 因為不夠在乎。
雖然如此,寫總比沒寫好!
寫了還可以檢討,讓印象更深刻,多了一點點改變 / 破釜沈舟的機會,總比原地踏步好。
寫下來,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喔
講都容易,但現實通常很骨感!
因為大家都沒這個習慣,而且工作都這麼忙了,嘴巴講清楚就好,還要浪費花時間寫下來增加負擔 ...
更重要的是,很難寫耶,寫下來又被主管碎碎念,沒重點。
針對這些問題,解法不難喔。
- 沒習慣、很忙
那就每天固定花 10 分鐘就好,絕對不會影響現在的工作,也不好拒絕。聽起來好像有道理,可是時間這麼短可以寫什麼?寫不完怎麼辦? ... 這些問題的解法可以參考:「職能之道 ~ 每天 10 分鐘,訓練再突破!」。
- 很難寫?
我們的目的是希望清楚表達,不是寫意境幽美的文章,直白易懂比較重要。
善用「框架」和抓住「分項列點 + 關鍵詞」就搞定!
更完整的說明可以參考:「不會寫,怎麼辦?」
要寫成「文件」還是「問題」的形式呢?
用問題處理的形式來記錄,就像錦囊妙計一樣,遇到什麼問題,就有對應的處理方式,寫起來簡單,用起來直接有效。
FAQ 形式的缺點只是缺乏完整性,這時候就可以用文件來整理,形成一個完整的內容與脈絡,只是要寫得好的難度比較高就是了。
xms+ 的特色,可以同時結合這兩者的優點,在 文件下方,提供整理相關的 FAQ 的區塊,讓閱讀 / 執行時碰到問題時,可以快速查詢過去的處理經驗。
因此,建議可以遵循以下原則判斷:
- 文件:適合「專業知識 / 規範 / 步驟流程 (SOP)」等,就像一份 word、pdf、ppt 的內容。
- 問題:將遇到的問題收集到文件下方的 「問題Q&A」,也就是過去的經驗 (或 FAQ )。
以下面內容為例:
勞動部於110年7月7日修正發布「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」,增設「高空工作車操作人員」規則,須接受相關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課程16小時,且須通過學術科測驗,自111年7月7日實施,教育訓練課程如下 ...
雖然可以寫成問題的形式:
「高空作業車操作人員的要求?」
但因為是規範,更適合用文件來呈現:
「高空作業車操作人員訓練要求」。
補充 ~ 寫下來 (OUTPUT) 的好處
只要改變方法,將工作和學習的重點放在輸出,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突飛猛進的爆發性成長。
摘自下圖這本書的內容,日本 Amazon 商業書籍部門第一名!暢銷突破60萬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