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前有規劃、執行有落實、結果有檢討、事後有改善行動,
這就是 PDCA 循環 ~ Plan (計畫) 、 Do (執行)、Check (檢核)、Act (改善行動)。
PDCA 是一個可以幫助我們越做越好的流程,有效解決以下困擾:
- 想到什麼就做、缺乏規劃
- 做的時候虎頭蛇尾、缺乏追蹤
- 做完也沒仔細檢查、品質常出問題
- 同樣的問題一直發生,都沒有改進
- ...
這一個看似理所當然且很簡單的循環,
為什麼可以讓軟銀的孫正義極度推崇、並成為日本年輕世代爭相學習的方法呢?
原因很簡單,只要落實 PDCA,
就能避免「行而不思、過而不省」的根本性問題,無論是個人或團隊專案,都適用!
聽起來很不錯,但要如何落實呢?
其實,PDCA 與風靡各大企業的敏捷專案「Scrum 策略」有異曲同工之妙,幾乎就是 PDCA 循環的最佳實踐,以下一一說明。
Plan (計劃)
簡單來說,就是做之前先想清楚「要做什麼?」。
以案例改善為例,
首先要找出問題真正的原因,才可以設定目標對症下藥!
善用豐田汽車的 5 why 追問法,透過不斷問「為什麼」,找到隱藏在表象下真正的原因。
接著,目標一定要符合 SMART 原則 ~
Specific (明確)、Measurable (可衡量)、Attainable (可達成)、Relevant (相關)、Time-bound (期限),也就是有清楚的定義、數量、期限,並且是能力可勝任的!
如果是計劃執行,
就可以把想到的需求或問題都先列出來,產出 Scrum 的 producu backlog (待辦的工作清單)
Do (執行)
有了清楚的目標之後,就可以開工作執行,技巧可以參考以下重點
- 將目標依據 WBS 原則,分拆成更容易執行的小工作 (task)。
- 工作描述要遵循 5W2H,讓要做的事明確清楚。
- 如果有很多工作,建議分階段執行 (對應到 Scrum 的 Sprint 短衝),每一個階段就聚焦在特定工作就好,比較容易專注不發散。
Check (檢核)
查核要即時,及早發現問題,「每日站立會議」和「檢視會議 (Sprint Review)」都是檢核的好時機。
Act (改善行動)
這就是 Scrum 的回顧會議 (Sprint Retrospective) ~ 反思「過程」,不斷改進 。
好的優點,要變成制度或 SOP;
可以改善的,要採取行動,進入下一個 PDCA 循環。
案例練習
接下來,我們就以下面這個 case 當例子,實際練習一次 PDCA 循環。
小張帶領團隊完成了「專案管理」的線上課程,
但課程上架一段時間後,卻發現學習者的回饋不如預期,完課人數也很少 ...
因此,小張決定要用一個月的時間來改善這門課,可以怎麼做呢?
Plan (計劃)
第一步,利用 5 Why 追問法找出問題真正的原因,例如:
- 為什麼課程的完課率只有 20%? (從觀看紀錄發現) 因為大家沒耐心看完。
- 為什麼沒耐心看完? (從問卷觀察) 因為影片太長了,而且畫面單調、不夠吸引人。
- ...
就這樣一直追問下去,發現幾個關鍵的問題:
- 課程影片時間過長。
- 影片畫面多用靜態文字、圖片呈現,過於單調。
接著,就能針對問題,依照 SMART 原則來設定目標,
例如:在一個月內 (期限 Time-bound),改善「專案管理」課程,包括
- 將原課程分拆,縮短影片時間。
- 為影片加上動畫 or 特效。
但是團隊中沒有製作動畫的專業人員,
因此「加上動畫 or 特效」不符合可達成 (Attainable) 的原則,就排除在目標之外。
Do (執行)
依據 WBS 拆工作的原則,將現有影片依照主題分拆成兩個主題,甚至再細分成「撰寫分鏡稿、錄製影片」等工作,讓工作更小、更好執行。
Check (檢核)
完成一集影片後,可以舉辦「檢視會議」,
檢查成果是否符合設定的目標,並討論哪裡可以改善。
開會時,透過工作清單快速找到特定工作,查看處理記錄瞭解執行狀況與成果,讓檢核更容易執行。
Act (改善行動)
檢核完畢後,團隊可以透過「回顧會議」,一起反思、討論如何改善過程,
並寫成文件有效傳承經驗,讓下一個 PDCA 循環更順利,例如
- 找到一個很棒的 ppt 設計網站,就記錄到專案的 SOP 文件,方便之後參考。
- 遇到的問題「合作的外包沒辦法開發票,要如何報帳?」就可以寫到 FAQ (處理事情的經驗)。
- 發現重點文字的顏色用錯,將正確顏色加入「檢核清單」,避免下次再發生。
xms+ 的操作教學,可以參考以下連結:
延伸閱讀:
- 敏捷框架 Scrum 的最佳實踐
- 拆解工作 WBS (Work Breakdown Structure)
- 會議管理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