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案執行,可以簡單又有效率!
做法就是「開工作 X 每日站立會議」,有效解決以下常見的困擾:
  1. 認知落差
  2. 不好追蹤
  3. 遺漏
  4. 工作分配不均
  5. 同仁配合度低
  6. 經驗不好傳承
  7. 臨時插件
  8. 拖延 ...

以下的 xms+ 操作教學分成 4 個部分:
  1. 開始前的預備
    建立專案、團隊、加入成員

  2. 基礎操作
    開工作、發討論 、寫紀錄,更多的教學可以參考:「專案管理 ~ 10 分鐘就上手!

  3. 每日站立會議
    昨天完成了什麼、今天要做什麼、有遇到問題嗎

  4. 疑難雜症的解方
    系統有哪些功能來改善追蹤、遺漏、分配不均、配合度低、 ... 等困擾 

關於如何解決困擾的更多說明,可以參考:
重點

  1. 開始前的準備
  2. 1.
    建立專案
    專案,就想成是 LINE 群組就好,
    除了方便討論之外,更可以建立工作,方便後續的執行、追蹤等。

    [建立步驟]
    有 3 種建立專案的方式
    1. 直接在專案中心的側欄「建專案」,操作最簡單
    2. 進入「專案管理」後建立
    3. 團隊管理者,進入我的團隊頁面後,建立團隊下的專案

    [加入成員]
    就像建立完 LINE 群組要加入成員一樣,
    進入專案後,從側欄的「專案成員」 即可加入。

    [ 設定 LINE 通知 ]
    將開工作、討論、完工等事件,主動通知到 LINE 群組,設定細節可以參考「 設定 LINE 通知 」。

    關於專案的基礎教學,可以參考:


    Q1. 誰可以建立專案?
    團隊管理者、專案中心管理者、系統管理者,更多說明,可以參考 FAQ:

    Q2. 團隊下的專案,和一般專案有什麼不同?
    只有一個差異,團隊下的專案,「成員」會自動包含團隊成員。
  3. 2.
    建立團隊
    建立團隊的好處是
    • 自動加入專案成員:團隊成員,會自動成為團隊下專案的成員 (不用一一設定)
    • 彙整跨專案的工作:可以檢視彙團隊成員在所有專案的工作狀態 (不用一個專案一個專案查看)

    主要操作步驟包括:
    1. 新增團隊
      專案中心管理者 or 系統管理者,從側欄進入「團隊管理」後,就可以建立。

    2. 設定團隊成員
      進入團隊後,從側欄的「團隊成員」即可加入。

    3. 建立團隊下的專案
      進入團隊後,從側欄的「團隊專案」即可建立。

    Q. 可以變更專案所屬的團隊嗎?
    可以,進入「專案管理」後即可變更,更多說明,請參考 FAQ:


  4. 基礎操作
  5. 3.
    開工作
    從「專案中心」進入特定專案後,點「新增工作」,並填寫
    1. 期限:這很重要喔,可以幫助我們更專注,避開「帕金森陷阱」。
    2. 負責人:這個工作的單一窗口
    3. 內容:用「逐項列點」的方式描述要做的事情,方便執行與溝通。

    關於「開工作」的技巧,可以參考
  6. 4.
    發討論
    遇到問題就問,可以減少認識落差。

    系統提供 2 種討論的機制:
    1. 工作討論:和工作有關的討論,就可以進入工作「發討論」,讓討論更聚焦。
    2. 專案討論:一般的討論,直接在專案主頁發討論

    小技巧:
    可以設定將討論同步發到指定的 LINE 群組喔,操作可以參考 FAQ:
  7. 5.
    寫記錄
    執行過程中,可以寫下和工作相關的紀錄。

    例如,每完成一個項目,
    就在檢核清單中打勾,並在處理紀錄寫下執行結果 or 上傳圖片、檔案。

    如果遇到困難 or 問題,
    就在紀錄中標註「TBD (to be discussed)」,寫下待討論的內容,也方便站立會議時提出來。
  8. 6.
    完成工作
    工作完工後,在寫處理紀錄的同時,將「狀態」欄位改成「已完成」。

    補充:
    已完成的工作,可以透過「驗證紀錄」進行驗證。
    若驗證不通過,工作狀態就會回到進行中,讓負責人依照驗證紀錄逐項處理。


  9. 每日站立會議
  10. 7.
    昨天完成了什麼
    進入團隊後,透過篩選條件就可以快速檢視每個人「已完成」的工作清單,工作旁有打勾的,代表已經驗正完畢。

    表格欄位說明:
    1. 編號:這是工作的流水號, 可以查看完整的工作內容與處理紀錄。也可以透過搜尋「@編號」進入。
    2. 專案:進入專案的頁面
    3. 工作標題:展開工作內容

    小技巧:
    側欄的「工作紀錄與總覽」,會顯示更詳細的工作清單,包括近期 2 筆的處理紀錄。
  11. 8.
    今天預計要做什麼
    只要有遵循 2 個原則
    1. 期限很重要
    2. 按照順序一次處理一個工作
    將狀態切換到「進行中」、並篩選負責人,
    就可以查看今天要做的事情。

    從側欄切換到「工作紀錄與總覽」 (如下圖),
    可以更詳細的工作清單,包括近期 2 筆的處理紀錄。
  12. 9.
    有遇到問題嗎?
    執行時遇到的困難 or 問題,
    如果有在處理紀錄寫下來,並特別標註「TBD」(to be discussed)」,就可以透過「工作紀錄與總覽」快速檢視 (如上圖)。

    另外,也可以在遇到問題時,直接發工作討論,就不用等到會議中才討論。

    小技巧:
    如果不是團隊都需要知道的,
    就不用在會議中討論,會議後個別討論就好,避免會議時間過長。


  13. 各種疑難雜症,藥到病除!
  14. 10.
    追蹤
    這簡單,進入團隊後,就可以看到團隊中所有人相關工作的狀態,按照期限排序,進入,
  15. 11.
    追蹤 ~ 專案進度
    進入專案後,就可以看到依照期限排序的工作清單。
    1. 逾期的工作,在期限欄位會用醒目的背景色標示。
    2. 透過側欄,可以快速切換到「進行中、已完成」的工作清單。
    3. 工作與紀錄總覽,可以同時顯示工作清單與近期 2 筆的處理紀錄。
  16. 12.
    追蹤 ~ 個人工作
    進入團隊後,透過「負責人」的篩選條件,
    就可以檢視「團隊成員」中每個人在不同專案的所有工作以及狀態,例如「已完成、已驗證」等。

    Q. 為什麼有些工作沒有標題,只顯示 - 呢?
    這是因為你不是該專案的成員,沒有權限閱讀。
  17. 13.
    遺漏
    只要有開工作,基本上就不會遺漏。

    一進入專案中心,就會看到自己進行中的工作數量清單,點「更多」會列出依照期限排序的所有工作清單,接著按照順序一項一項的執行就好, 如果是逾期的工作,系統也會自動於期限前寄信提醒。

    若要檢視專案的工作清單,
    就可以進入專案,從「進行中」的清單中查看還沒完成的工作。

    如果擔心工作內容遺漏呢?
    可以在工作內「新增檢核清單」,完成一項就勾一下。
  18. 14.
    分配不均
    每個人目前有哪些工作在進行?
    可以從「團隊」的側欄進入「工作執行」, 透過區間篩選,查看每個人「最近」進行中的數量。

    如果想分派給某個人呢?
    就可以從團隊的主頁看到他目前正在執行哪些工作的清單,
    如果負擔已經太大,就可以將他身上的工作轉給其他人處理。

    因為資訊透明,要做的事很清楚,當然就可以避免分配不均。
  19. 15.
    配合度低
    就像前面的步驟,從「團隊」中就可以看到每個人身上的工作清單,
    身上有沒有工作、要執行多久的就有所依據,絕對可以有效減少不配合的「藉口」。

    例如,下圖的「王大明」最近都沒事做,
    3 天後要執行的工作很簡單,即使配合度再低也很難找理由拒絕 ...
  20. 16.
    經驗不好傳承
    以前的人怎麼做?
    從「職務工作盤點」or 全文搜尋,就可以快速連進工作,查看過去處理的方式 or 討論。

    關於職務工作盤點的操作教學,可以參考:
  21. 17.
    臨時插件
    插件,有時候無法避免,但可以減少衝擊 ...
    只要有開工作,從「團隊」中就可以快速得知每個人近期的工作,知道誰手上的工作比較不急迫。

    站立會議時就很適合進行這類的討論,例如
    1. 積極的人,通常會主動承接,但可能工作已經太多了
    2. 消極的人,因為資訊透明,也會比較願意接受。
  22. 18.
    拖延
    只要守住「工作不逾期」這個原則。

    在每日站立會議中,透過團隊檢視同仁的工作清單,
    每天檢視、提醒 or 適當的調整期限,
    1~2 個星期後絕對可以大幅改善!
    評語
   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
    位置
    資料夾名稱
    快速入門 ~ 專案管理,這樣做就對了
    發表人
    王大明
    單位
    台灣數位訓練課程
    建立
    2024-08-02 07:58:23
    最近修訂
    2024-11-18 07:02:29
    1. 3.
      快速入門
    2. 4.
      成功方程式
    3. 5.
      開工作
    4. 6.
      會議 (追蹤、溝通)
    5. 7.
      經驗傳承
    6. 8.
      推動很困難?
    7. 9.
      其他
    8. 10.
      操作教學